這是一個美好的早晨,我休了一天假,照往例,用過早餐,帶著妮妮一同去公園快走、跑步。又給了自己安靜的時間,在書桌前,在古典樂聲,除了擬好今天的採購行程與清單,又想起昨天與同事學姐的談話,思索著自己的腳步。
我跟學姐都不是很聽話的乖乖牌,都有自己的想法與個性,一路走來免不了跌跌撞撞,但好像都可以勇敢地站起來。也許是因為我們都愛閱讀,從文學到理財,很輕易地可以透過思考來找尋人生的答案。
學姐說,她在初入公務員的前5年總覺得自己和公門格格不入,進了這道門,卻又想逃走;其實我也是。總覺得端著這個鐵飯碗有許多受限之處,尤其是得向權威低頭,法令規章與層級節制莫名地隔一段時間就教人喘不過氣。但為什麼我還是留著?也許是喜歡為民服務與書寫公文的成就感,更重要的是公務員有一份穩定的薪水,讓我存得了錢;休假制度完整,讓我心煩時可以歇歇。
在考上公職之前,我是跑班作文老師。在長輩的眼中,那不是一份值得說嘴的工作,也賺不了大錢。但我非常喜歡帶著孩子看世界,也喜歡看著他們努力、成長。礙於法令與家庭的限制,我雖然想重拾補教老師的身份,最後還是作罷。
當了公務員之後,工作就是與公文書信及長官交辦事項為伍,必須清楚職掌相關法令,但久而久之,只會這些文書作業,讓我擔心與社會脫節,會了這些好像也算不上一技之長。老實說,想像日後數十年的職涯大概就是如此,不會有太大的變化,不免想著:我真的要過這樣的生活嗎?
為了緊緊抓住人生的自主權,我想要規劃未來的方向:想為生活注入活水,想回到校園進修諮商相關課程,也想等孩子再大一點,一面發展斜槓身分,延續寫作與教學的專長與興趣。另外,想追求財務自由,想要不看老闆的臉色工作,想要拿回人生發球權,我要在五十歲前用收益投資組合為自己累積一定的財富,讓自己在十一年後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自由選擇想要的生活。